京津冀地区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污染物排放处于高位,遇到不利气象条件,极易出现污染过程 2021年03月09日
168个重点城市中,山东菏泽、济宁、聊城、临沂,河南南阳、开封、安阳等多市位列倒数 2021年02月23日
民众感受与治霾数据存有反差,只因冬季重污染频发带来的感官冲击。冬季空气污染为何如此严重? 2017年02月11日
最后一个全世界联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机会,把握得如何? 2020年12月31日
生态环境部去年年底叫停了“烟羽消白”,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强制执行地方标准。专家认为,消白治理对控制污染物排放作用不大,反而增加能耗 2020年09月05日
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 2018年01月05日
由总理专项基金支持的大气攻关,试图探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雾霾的成因和治理方法。150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28支跟踪研究团队,合力将治理雾霾的最新成果与方法带到地方 2017年12月08日
迎击“心肺之患”,终究得让民众切身感受到显著变化
2017年09月09日雾霾对人体危害多大?发展态势如何?治霾出路何在? 2017年02月10日
不能证明雾霾和某种疾病存在确切关联,但大量临床统计和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它能吞噬人的平均寿命,成为社会发展的顽疾
2017年02月11日治霾力度不小,但仍存在责任不清、精细化管理不足等问题。应在充分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合作 2017年02月11日
治霾任务道阻且长,把校园打造成孩子们的“避霾港”——这一朴素愿望在财政约束、制度壁垒以及市场陷阱之间寻路 2017年01月20日
只是在一次次重来的雾霾中,人们的耐心正消磨殆尽。“我开始认真考虑,应该举家搬到南方去。”市民毛先生说 2016年12月23日
既不因治霾将是长期任务而忽视民众急迫呼声,又不应追求速成而轻许不现实诺言,二者均会损伤政府的公信力
2016年12月23日乙醇汽油的使用可有效降低PM2.5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何在雾霾最为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难以推广?
2015年04月10日氨污染已成为重度雾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为何在中国还没有列入治理之列? 2014年09月05日
环保部发布中国首份空气“年报”,最坏的猜测成为现实:74座中国最重要城市中71城空气恶劣。如何除患?
2014年03月28日空气污染成全球第五大致死风险因素,2017年全球人均寿命因空气污染缩短20个月。近年来,中国的PM2.5浓度显著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对良好空气的界定标准 2019年04月28日
在三大经济带,臭氧污染问题自2016年开始显现,但专家建议目前仍应着重治理PM2.5,近年京津冀空气质量有改善,但秋冬季改善效果欠佳 2017年09月28日
2013到2016年间,京津冀三地中,北京PM2.5年均浓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一名 2017年01月13日
雾霾持续笼罩北京,红色预警终于发布,图解四个级别的预警分别对应何种措施 2015年12月18日
氨气污染是PM2.5指数被持续推高的重要密码,却一直被社会忽视,在让人掩鼻的坏空气中,氨是PM2.5中绝大多数二次颗粒物形成的根本原因 2015年12月08日
世卫组织下设机构确认PM2.5可致癌,早在2012年,北大的一项研究就已证实PM10每年致40万中国人“早死”
2015年12月01日1月25-27日,华北地区扩散条件不理,持续中至重度污染为主,25日华北南部个别城市可能出现短时严重污染,全国其他地区空气质量以良至轻度污染为主 2021年01月25日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称,北京市2020年PM2.5浓度之所以能够达到“30+”水平,是因为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人努力,天帮忙”,全市共同努力、区域协同,而且气象条件整体有利 2021年01月04日
邢台市2020年PM2.5年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位居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倒18位,成功退出“倒十”。2021年邢台治气目标再加码,要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退出全国“后十” 2021年01月03日
建议各城市根据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结果,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减排措施,加强区域应急联动,以降低区域整体和各城市的污染物浓度峰值 2020年11月15日
10月10日上午,北京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达206,污染级别为5级,达到重度污染。此次污染过程是东南通道和西南通道共同输送推动下叠加本地积累所共同导致的,其中区域传输贡献约占七成 2020年10月10日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有四: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容量的50%以上;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浓度高,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了区域环境容量大幅降低;区域传输对PM2.5影响显著 2020年09月11日
由于气象因素,区域内城市排放的污染物向北京积聚。春节期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工业和采暖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并未实质性下降 2020年02月12日
从除夕至1月29日,和烟花爆竹有较大关系的组分仍占北京市PM2.5总量的20%-30%,北方地区高污染的钢铁、炼焦、玻璃、化工、制药等重化工行业存在大量不可中断工序,气象条件也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020年02月01日
6省市中,共有38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8个城市发布黄色预警。这次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一是大范围静稳逆温,二是区域上连片大雾 2019年12月09日
每年,全球有1600万人因为吸入细颗粒物PM2.5而诱发哮喘,更有170万儿童在PM2.5和NO2的污染环境中寿命减少甚至早夭 2018年11月14日
调研人员发现,北京十条主要地铁线路环境空气PM2.5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同期室外浓度均值为86微克/立方米,而76%被访者以为地铁外空气质量更差 2018年10月25日
截至12月28日,京津冀及周边、关中和成渝等地区共89个城市启动预警响应,其中“2+26”城市全部启动了预警响应 2017年12月29日
项目预计会在2017年秋冬季节到来前启动,涉及中央和地方的专家和技术人员1500人 2017年09月04日
以往设定目标都是原则性的多,大尺度的目标多,这次量化目标到了每个市,任务也具体到了区县、乡镇 2017年09月03日
天然气燃烧虽然会产生水分和氮氧化物,但其产生的水分量相对大气中的水分来说微乎其微,排放的氮氧化物也与经过超低排放改造的燃煤机组处于同一水平,并不会加剧雾霾形成 2017年08月21日
为了应对春节前夕天气重污染过程,环保部将京津冀及周边重点区域“2+26”城市按照3km×3km划分网格,共计36793个污染物高排放区网格,集中进行执法检查 2017年01月24日
当下空气污染日益严重,专家指出雾霾或成新型职业病诱因。诸如此类,长期久坐导致腰椎盘突出、颈椎病,超负荷工作导致过劳死等,是否该纳入国家职业病目录,亦一直颇受争议。职业病问题日益凸显,管理制度却仍远远滞后
2017年01月08日北京2016年11月平均风速减小20%,12月减小27%。同时11月小风日数增加27%,12月增加35% 2017年01月07日
红警之下,未来三天内北京将首次因雾霾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首次因雾霾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停课。此外,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等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露天烧烤 2015年12月07日
环保部称,11月末的京津冀严重雾霾主因是燃煤,但北京等大城市机动车贡献更高
2015年12月02日北京此次雾霾的严重程度,为史上之最。北京市环保局解释称,之前只预测到连续2日重污染,没想到雾霾很快“反弹”,持续5日之久 2015年12月01日
PM2.5浓度达到1000微克/立方米时,空气颗粒物浓度已接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但PM2.5的健康危害滞后,暂难准确评估
2015年12月01日通知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秸秆焚烧火点数或过火面积较2016年下降5%;推动产业化发展,拓宽秸秆利用渠道 2015年11月25日
研究结论显示,在中国东部和东北部,近30年间雾霾污染总体不断增加。中国从2008年至2013年初,一些地方的空气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京津冀地区的雾霾仍保持上升趋势 2015年09月01日
今年11月以来的几次重污染过程,静稳、高湿和逆温基本同时存在,是导致重污染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气象因素 2018年12月01日
11月12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正在经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整体为中-重度污染,污染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中南部和河南北部区域 2018年11月14日
河北地区的雾霾污染被认定为是钢铁和煤炭企业过多、废气排放过多,但是,这些排放并非是单纯的市场问题 2017年09月30日
全国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排放一万吨左右可溶盐,这个数字相对于全国一年排放的千万吨二氧化硫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2017年09月20日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治霾的速度是最快者之一,因为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治霾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可以采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一定不会像很多国家那样用几十年
2017年02月15日治霾进程主要有两个难点:凝聚共识和平衡利益
2017年02月15日治理雾霾,如果缺乏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决心和持久执行力,缺乏科学、有效、全面的应对手段,不能清扫机制弊病,单纯依靠短暂动员,浪费资源不说,也难以取得预期目标
2017年01月17日百姓能否克服利益牵绊?政府能否与民众诉求良性互动?一个成熟社会需要各方达成一份可持续的社会合同,以走出囚徒困境
2017年01月06日在预报污染方面,其实可以更放开一些,提早采取减排或防护措施,利于降低污染期间的峰值水平 2015年12月01日
2020年11月16日
2020年03月18日
2018年10月14日,北京,游客戴着口罩游览天安门广场。北京环保监测中心预报,15日白天,北京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将达到重度污染水平,预计将到达此次污染过程的峰值。 2018年10月15日
2017年01月05日讯,NASA记录了2002年-2016年15年间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状况。 2017年01月06日
2016年12月20日,北京,雾霾中的国家大剧院。数据显示,拍摄时空气质量实时数据为445,属于严重污染 2016年12月21日
自11月30日起,雾霾陆续“侵袭”了半个中国 2015年12月01日
2015年11月30日,北京雾霾。据北京市气象台6时发布的天气预报,北京仍处于霾黄色和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中,30日和12月1日两天雾霾将持续笼罩京城。 2015年11月30日
2015年11月11日,北京持续雾霾天气,上午7时34分拍摄的中央电视台新址大楼被浓重的雾霾淹没。北京发布气象预报称未来5天将持续中度至重度污染。 2015年11月12日
空气中充满二氧化氮和其他微粒后,PM2.5等微粒会进入肺部、血液甚至大脑中,英国科学家怀疑,这会导致痴呆、缩减寿命 2019年06月10日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数高达420万。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2018年05月28日
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十条”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作为“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好转,但空气中的颗粒物依然以慢性效应长期影响着人们的呼吸健康。一个扎根北京的家庭、一个常驻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如何看待雾霾,又如何保护自己? 2017年12月21日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美空气净化研讨会”上,《京都议定书》草拟参与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经济与数理统计学教授格雷希拉·齐齐尔尼斯基,《雾霾之城——洛杉矶雾霾史》作者奇普·雅各布斯,南加州空气管理局前局长金·兰特斯,美国空气和废物管理协会主席达拉斯·贝克等环保专家,分享国际治理空气污染经验,探讨中国环境问题解决之道 2015年08月30日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女士认为,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以及很多污染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三方有机运营,各行其道、各率其职 2014年11月27日
嘉宾: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高级顾问 杨富强、人大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 宋国君 20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