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是王元化先生百年诞辰。先生作为思想型学人,思想活跃,永远有着讨论不完的问题,永远的不停止,永远的不现成,永远的独立思考,永远抱有怀疑、不确定性与复杂的思考风格 2020年11月29日
为什么这次政府的政策得以较为顺利的贯彻,比较获得人心呢?那就是因为注重责任伦理,把人的生命放到第一位,这是一个关键条件 2020年02月04日
2009年06月08日
他不大会说话,因而就需要从他那近于木讷的谈吐中去发掘寄托遥深的寓意
2007年06月25日他的思考不囿于书本,不墨守成规,而渗透着对革命对祖国对人类命运的沉思,处处显示了疾虚妄求真知的独立精神 在造神运动席卷全国的时候,他是最早清醒地反对个人迷信的人;在“凡是”思想风靡思想界的时候,他是最早冲破教条主义的人。仅就这一点来说,他就比我以及和我一样的人,整整超前了十年
2007年04月30日说“激进” “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一句名言,但我不喜欢它那带有威吓的口吻,况且潮流也不都是趋向光明和进步的。倘使任何一种潮流,不问正反和是非,由于害怕“逆之者亡”,就顺着它走,试问,你又如何保持你那不肯曲学阿世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呢?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改革运动屡遭失败,这是激进主义在遍地疮痍的中国大地上得以滋长的原因
2007年03月04日陈寅恪说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应视为与生命一样重要的立身原则
2006年10月16日。应该承认,三纲的理论最早虽发轫于法家,但秦亡后,汉行杂王霸政治,使儒家学说也蒙上了法家色彩
我们上次谈到五四时期反儒不反法,相比之下,儒家在思想上倒是较为宽松,近于民本思想的。上次我们只是点到为止,现在可以多谈一些这方面的问题了。
□ 王元化/文
无辩
韩非那套法、术、势所建立的太平盛世,是一个阴森森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甚至不得互相往来,互相往来,就有朋比为奸犯上作乱的嫌疑。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扬权》)人民也不得随便讲话,争辩是非。因为明主之国自有法令在。
先生非常满意这套一函十本有着瓷青封面的线装书,他很得意地说:“现在要出一本书不难,但要出一函线装书不那么容易。这多亏了蒋放年。” 2020年04月30日
小事大事,只要是先生的事情,曼青总是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先生心里的那杆秤是平的,该是曼青的成绩,先生不会忽略,尽管曼青自己并不在乎 2020年04月21日
李庆每每归国,总会来到先生的客厅,而先生则把自己的新著签名相赠。因为这是一个深受教益的读者,一个亲近先生并懂得先生的年轻人,也是先生在人生最后十多年间经常与之深入交流学术和思想的后辈 2020年04月14日
以后若干年里,先生是想念小高的,会经常问及高建国。先生走了,高建国把先生留给他的一大箱文稿资料,全部捐献给了“王元化学术研究中心” 2020年04月06日
琦幸拿出了自己擅长的考据训诂的看家本领,撰写了先生一直期待而未果的传记。这当是献给先生百年冥诞的一份大礼 2020年03月31日
趁着生命之火还在闪烁,钱钢奋不顾身地投入编辑工作,但还是迟了一步。直到2003年4月,《一切诚念终将相遇:解读王元化》才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钱钢以心血浇开的花,他却来不及看到它绽开 2019年12月26日
元化先生说:“晓明的赋和骈体文写得真是好,现在有这样的功夫的人不多了。叫我是写不出来的,我没有这样的本事。”我不知道他有没有亲自告诉晓明本人,晓明知不知道先生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 2019年12月13日
这是林先生写给元化先生的最后一封信。他们从“一面之交”开始,心灵相契,直到永远,也成为学界不多见的美谈 2019年11月26日
林先生是这样看待他和先生的友情的:“我认为元化先生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元化先生也认为我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最好的朋友不是开玩笑的,一辈子只有几个。” 2019年11月18日
尽管丁丁的学术成就与贡献很少有人可以比肩,但是来到先生身边,他却仿佛只是一个恭恭敬敬的大男孩。他往往端坐着,聆听先生的教诲。他是打心眼儿里服膺这位当今少见的哲人和思想家,还对先生抱有一份发自肺腑的对父亲一般的亲近 2019年10月17日
对于淡秋老大哥的离世,元化先生感到了沉重和悲哀。他说他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友人,一位在青少年时代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兄长,一位平易近人,率真、热情、质朴的革命者 2019年09月24日